C064汉中市龙岗学校八(12)班:梁钰昆
指导老师:田元锋
汉之韵
在我国版图的中心,有这样一座城市,它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既是汉江的发源地,又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更有“汉人老家”之称,这就是我的家乡——汉中。
拜将坛见证了明主对良将的爱惜,褒斜栈道见证了楚汉相争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汉中经历秦汉风雨,又见三国鼎立,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这悠悠汉江水便是这最好的见证。无数古迹皆汇于此,汉中,汉风汉韵,源远流长。
历史中的“汉”
行走在汉中,仿佛无时无刻都在与古人对话,俯仰之间皆能与历史相会。鸿门宴后,沛公刘邦在此被封为汉王,他也在此筑坛封韩信为大将,出陈仓,平三秦,入中原,破项羽,围项羽于垓下,终一统天下,定国号为“汉”。
汉中,是汉代使者张骞的故里,他凿空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他忠于祖国,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始终不卑不亢,坚守民族气节;汉中,是三国蜀魏兵戎相接的主战场,黄忠在定军山力斩夏侯渊,张飞于瓦口关大败张郃,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北驻汉中八年,“出师来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汉中,见证了无数沧桑故事,书写了无数英雄传奇!
崖壁上的“汉”
汉中的七条古栈道,记录着各路英豪争雄称霸的沧桑往事,也流淌着光辉万丈的诗情画意。唐代诗人元稹在经过傥骆道时留下“骆谷春深未有春”的感慨,宋代陆游又在金牛道留下“细雨骑驴入剑门”的诗句。篇篇诗词在高山流水间留下题刻,把汉字中的雅量高致封存于千年不朽的石壁上。
东汉永平年间,褒斜道开凿了石门遂道,此后,历代文化墨客便在石门附近留下石刻、碑碣178种,并以“石门十三品”最负盛名,从东汉时期的“汉隶之极作”《石门颂》,到南北朝时期具有典型魏碑风格的《石门铭》,把汉字之美寄寓绵绣山间,本就是一种“中国式浪漫”。
汉中,汉王,汉朝,汉字、汉语、汉文化……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少不了汉中这片土地的滋养,我为生在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而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文化始终辉煌,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带着一种“文化自豪感”凝视脚下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学习汉文化,传承汉文化,并向全世界发扬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