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1南郑区大河坎九年制学校九(1)班:杨蒙锦
指导老师:石 燕
最璀璨的光
岁月泼墨,缀下繁花,时序轮转,丹心永固,这五千年的汉文化深蕴博远,恰如星河中最璀璨的那束光。
汉中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聚宝盆。汉朝、汉族、汉语、汉文化都与我们汉中息息相关。这里人杰地灵,孕育了许多历史名人,如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
十三载只身绝域转侧,历史浩渺风霜。志不移,磨砺锋芒。羌管声悠悠,随春风吹彻。越丝路,千古流芳!这就是张骞,他奔波一生,曾两次出使西域,走过匈奴又到过大西南,只为寻找通往印度的路。他不像卫青、霍去病那般能征善战、开疆拓土,却能用自己的一双脚丈量世界,沟通东西,连通了世界和那狭长的河西走廊的经济与文明。
这条路上,瓷器与丝绸、黄金与琥珀、葡萄与美酒、文书与经卷,金戈与铁马所碰撞出的是那生动璀璨的汉文化。
征服山海的过程并不容易,张骞扛过十年的软禁,却始终保存着大汉符节,一刻也不曾丢失。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片赤诚,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传诵。璀璨的汉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他们将深邃的文化交流并传播,时至今日也广为传承。现在,当我们透过司马迁气势磅礴的文字,仿佛能看见当年张骞使团的身影,在遥远广阔的西域疆土上,手持符节,逃离桎梏,穿越戈壁的漫天黄沙,博广瞻望,驼铃轻扬。
而今头戴簪花、手执团扇、衣袂飘飘……中国自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美称,汉服便是其中的代表。秦汉时期的服饰,古朴庄重;大唐时期的,华贵富丽;宋明时期的,娟秀精巧。汉服折射出的是精神文明的轨迹,勾勒出的是幅幅生活画卷。她,从丝线经纬中窥见文明之光,感悟文明魅力。
汉服的走红,是古代与传统的“双向奔赴”,非遗文化成就了汉服。在山东,皮影成了马面裙的花纹,用柳编技艺制成汉服配饰,用木雕技艺制成了汉服的发簪。
这不正说明着汉服“正青春”吗?汉服正由小众走向顶流,许许多多的华人华侨穿着汉服走上了国际舞台。汉服古中有新,精致的一字扣,承载着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认识与古人对自然的尊重。现代汉服的材质多采用香云纱,花纹采用新中式,设计元素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这就是“新”。汉服串联起来的是延绵不断的汉文化情怀,这必使锦绣中华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我居住的地方汉中,这里是汉人的老家,汉家的发源地。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在此发源。这里也是第一个被称作“天府之国”的地方。北依秦岭,南凭巴山,钟灵毓秀,号称西北的江南。刘邦在这里登台拜将,统一天下;韩信在这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在这里六出岐山,鞠躬尽瘁;蔡伦在这发明了天下闻明的造纸术;这儿还是东汉名臣李固的家乡……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烟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中国历史灿若星河,留下众多奇丽瑰宝,汉文化当属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