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2宁强县燕子砭镇初级中学八(2)班:沈玉婷
指导老师:刘建章
汉中藤编:文化的根脉
漂泊远方的游子,根系家乡;征战沙场的战士,心系祖国;生生不息的民族,根系文化。
——题记
漂泊的游子思念着家乡,战士在战场上守护着国家,而民族的生命线,是那绵延不断的文化。
或许你不曾知道,普普通通的篮子是经过千万道加工而得来的;或许你不曾知道,夏天人们手中拿的蒲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许你不曾知道,平凡的椅子,也是历史的传承。
汉中藤编,汉中文化的瑰宝,劳动人民的智慧。小时候,奶奶总是在下午的午后,独自坐在门前那棵大树下,微风吹过,吹起了她头上丝丝白发,似是在演奏优美的舞蹈;夕阳西下,晚霞藏匿于她皱纹,似是在捉迷藏,而奶奶却仍一丝不苟的制作藤编篮子,或是烈日炎炎,亦或是冷风呼啸,一往如此,在她那双巧手的加工下,不一会,一个精美漂亮的篮子便“崭露头角”。汉中藤编已然成为奶奶生命的底色。时过境迁,奶奶依旧坚持藤编,在藤编的领域大放异彩,可藤编却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里黯然失色。原来,这些精湛的手法早已被人们遗忘。这样的技艺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文化的传承。
后来,在奶奶的影响下,我与春风同行,与夕阳作伴,走进这项非遗文化的发源地—汉中。探索汉中藤编对于我而言,是一次独特的过程,也是跨越时代的一场旅程。
“以初心至匠心,以匠心致未来。”是汉中藤编的企业宗旨。“初心”正是老一辈对后代的诚心告诫:一定要做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每一位藤编传承人都怀揣着一颗匠心,不仅把藤编当作一项产品,更是把他们当做自己呕心沥血的工艺品,当作自己荣誉的象征。一方面,藤编是产业振兴。目前这种传统手工艺已经成了产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是文化振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学习和传承编腾文化。同时,藤编文化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让让汉中被众星拱月,正所谓是“汉”文化之光。
微风拂过,朵朵花儿便舞着他们轻盈的身姿,毫不吝啬的展现自己的才华。我站立与藤编的“世界”,惊叹汉中藤编文化的魅力:小小的藤条,似是一条活泼可爱的精灵,经过一双巧手的编织,便呈现出精美的样式,惹得人移不开眼。其实,汉中藤编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发源于很久以前,经过古代民间人们的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它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历史的光芒愈加耀眼。目前,汉中藤编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相信,藤编文化会被更多人熟知、继承并发扬。
如同不起眼的花朵绽放迷人的芬芳,汉中藤编以其独有的韵味,证明了汉文化的力量和美丽,持续在时光中散发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