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1洋县城南九年制学校九(4)班:司于晨
指导老师:何 瑛
汉韵悠长
汉中,古韵悠长,历史流芳
——题记
小时候,靠着母亲的肩膀,躺在她温暖的怀抱里,闻着泥土的清香,耳边蛙鸣阵阵。我曾想:“在百年前,我们这儿会是怎样呢?”
当我们轻轻拂去历史的尘埃,汉中这座古老的城市便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秦岭巍峨,汉水悠悠,见证着这片土地上数千年的风云变幻。晚风轻起的黄昏,循着朦胧的古意,翻开历史的扉页,思绪渐渐流荡在历史的河流中。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刘邦以此奇谋奠定霸业根基。韩信佯修栈道迷惑敌军,暗走陈仓出奇制胜,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智慧。“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识才惜才,追回韩信成就刘邦大业,让我们感悟到人才的重要与伯乐的可贵。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汉中也历经兴衰往复。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一个个英雄豪杰的崛起与陨落,仿佛在诉说着命运的无常。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感叹历史的兴衰,明白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的道理。但也正是这种往复,让我们更加珍视当下,以史为鉴唯以史为鉴,惜今之时,勉力而书己之华章,勿使史之憾于今复焉。
人人都知道张骞出使西域,可不知张骞也是汉中人。汉中,亦乃张骞之故里也。张骞作为我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使者,开辟了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他以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穿越茫茫沙漠和险峻山川,为中原大地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还能感受到张骞当年出发时的豪情壮志与坚定决心。如璀璨星辰照亮汉与西域各国之联系,拓展疆域之辉芒,铸就辉煌政治同盟。
儿时,外婆总会抱着我去蔡伦墓玩,看着那宏伟的雕像,心里不禁生出敬意。可我并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伟大贡献。“为什么要给他修这么大的雕像啊?”我问外婆,外婆告诉我说我们现在用的纸都是他发明的。可是就一张纸而已,有必要吗?外婆笑而不语,直到七年级的历史课上,我才知道纸有多么重要。“竹简繁、重、占空间、记载有限、查阅难。纸轻便、易制作、好存储、利书写、促交流,重要性远超竹简。”历史老师的声音在我的耳畔回响,儿时的子弹正中眉心。纸的发明打破了知识的壁垒,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书籍、文献,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无论是寒门子弟还是贵族子弟,都有了获取知识的平等机会,从而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汉中之地,钟灵毓秀。昔曹操尝至此,留豪迈墨宝,其诗或如“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蕴含对斯土感慨赞叹。杜甫,大诗人也,颠沛而至汉中,其诗如“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记彼时苦难与希望,为汉中增深沉之色。陆游亦临此,留珍贵诗词,其作如“落日断云唐阙废,淡烟芳草汉坛平”,洋溢爱国之情与壮志未酬之慨,使后人感时代风云之变。
那些古老的城墙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遗迹遗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传统技艺闪耀着先人的智慧光芒,民俗风情更是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展现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回首汉中悠久的历史,我们不禁感叹岁月的沧桑与人类文明的伟大。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汉中的历史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始终熠熠生辉。它提醒着我们珍惜过去,传承先辈们的智慧和精神。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希望与期盼。相信在新时代的浪潮下,汉中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以创新的思维和积极的行动,将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的发展相结合。这片土地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吸引着更多的人来探寻历史的奥秘、感受文化的魅力。
昔日辉煌,铸就今日之汉中。新时代,汉中秉持历史底蕴,开拓创新。展望未来,汉中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的辉煌,续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