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3洋县城南九年制学校九(5)班:李瑞馨
指导老师:刘 莉
汉水流韵,文化传承
“汉水悠悠,流淌汉家韵味;文化绵绵,传承千古华章。”——题记
这里,北依秦岭,南傍巴山,钟灵毓秀,素有西北江南之誉;这里,乃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桑梓,是东汉名臣李固的故土,是造纸术改良者蔡伦的封邑,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代表诸葛亮的北伐要冲……此地,便是汉中。它因汉水得名,获称“天汉”。汇数千年之文脉,展大汉之雄姿。这里,实乃“汉家发祥地”,汉水,犹如它在这片土地上蜿蜒盘绕的灵动血脉。
汉江,你乃一条伟大的河流。于漫漫华夏文明中,你孕育出伟大的王朝,一座城因你而得名,一种文字因你而问世,一个民族因你而崛起!诚如郦道元先生于《水经注》中所记:“汉水北,连山秀举,罗峰竞峙。……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汉水沔其南,城南三里有亮故垒,垒之左右丰茂宿草,盖亮所植也……”汉水往昔源自汉中沔水,一路东进,于汉口汇入长江,化作汉江最长的支流而后奔流入海,一去不返。其于《水经注》中所占篇幅,几与长江、黄河等同,此怎不令人尊崇?
汉江,你是一条荣耀的河流。汉水连星河,王维曾在诗中绘就“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壮阔与磅礴。于古人而言,汉水正应着璀璨星河,故而,所谓银河,亦称云汉。商代,褒姒生于斯;西汉,高祖于此称尊,韩信在此拜将;三国,先帝于此受禅,诸葛于此北伐;南宋,金元侵于此,王朝覆于此……数百春秋悠悠而过,其间有昌盛,有衰微,虽非皆为欢悦,却也令人感慨万千、心潮起伏。
汉江,你是一条文化的河流。古老的汉调桄桄在这片土地上唱响,婉转的旋律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精美的汉中剪纸展现出民间艺术的魅力,灵动的图案传递着百姓的智慧。汉绣的丝线交织着岁月的记忆,汉中竹编的纹理编织着生活的美好。这里的民俗文化如同汉水的支流,丰富多样,源远流长。
汉中,因“汉”而名。武侯墓安于定军山脚下,头西脚东的墓向昭示着他“永怀西蜀,不忘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壮志。卧龙眼中的“汉”,亦在于这汉室历经艰难奋争而来的百年根基。正所谓“武侯来西国,千年爱未休”。“汉”,于三国及后世,早已深植于国人之心。
汉江上游之水,清润澄澈,此为其初始之态。这里有别于陕北黄土高原上那漫天黄沙的苍茫,江边公园中,一位身着白衣的老者坐于亭内吹笛,一曲《鹧鸪飞》,笛声悠扬婉转,身处北国,却吹出江南的韵致。江山如此多娇,引得无数豪杰倾心折腰。一条悠悠流淌的江河所孕育的文明,仿若最香醇馥郁的佳酿,丰富繁杂,令人沉醉痴迷。
而于当今之新时代,这滔滔江水不再仅是宁静、默然、与世无争地流淌,而是涌起惊涛骇浪,带着磅礴气势滚滚向前。“引江补汉”“引汉济渭”,它承载着前所未有的荣光与使命,朝着未来奔腾而去,一代又一代人接过历史的重担,扛起责任的大旗。“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游思”。我于汉江沿岸驻足凝望,看汉江之水涌向祖国北方,凭前人的壮志豪情,续写这段历史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