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6汉中市西高新初级中学八(B1)班:王梓琪
指导老师:柯 宝
一条大河波浪宽——我看汉江
汉江——一个令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有人说,她是万千汉人的母亲河,历史雄厚;有人说,她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渊源流长,;还有人说,她是羁旅在外的汉人们心目中的唯一寄托,心之所向。但要我看,汉江不仅如此,她更是承载无限故事与感情的唯美之地,是汉中的历史丰碑,精神与文化的双图腾。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是唐代“诗佛”王维在欣赏汉江后于《汉江临泛》中即兴所作。这一千古名句,以精湛的妙笔和独到的眼光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滔滔汉江的波澜壮阔的宏伟气概与渺远深邃的气概,而一眼望去两岸青山重岩叠嶂,若有若无,将汉江的美景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汉江真正的美景还远不止这些。
若有幸搭乘飞机,从高空云层中向下俯瞰,便可看到汉江与长江如两条银龙浩浩荡荡,相依相靠,的“飞”过平原之上,嬉戏玩耍,而两旁的大小湖泊也如宝玉,如龙珠,供她们打闹,显得格外可爱。汉江两岸又被青翠的群山所拢抱,绿树郁郁葱葱,运气好时还能遇到几只雁鸟徐徐飞过,江水回清倒影,碧波荡漾,秋末寒初,霜冻之时,也偶尔会在江上泛起烟波,薄雾漫漫,青山秀水,自是让人发觉别有一番趣味,如果还有朝阳熠熠或落日余晖相伴,那就更是美不胜收,想想看,来自耀日的金辉穿过云层洒到汉江之上,照的江水波光粼粼,照的隐在幽幽山谷的农家村落隐隐发光。
而这灿灿江水也如同一条金黄都缎绸丝带将过去与现在紧紧相连。
在古时,汉水河谷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东西的走廊,将西部高原与中部盆地和东部平原紧密连接,为自己,为汉中赢得了“得汉中这得天下”的美名。还以自己为中心,形成了独树一帜,传芳千古的“汉水文化”,而其开创图强,太和博爱,厚德载物的精神更是被历朝历代的人们所奉行,在这汉水的纵深林海中走出了神农炎帝,成为华夏五千年历史的开山鼻祖;春秋曾侯乙墓中精美绝伦的青铜编钟,奏出了春秋时代的绝响;鬼谷子在汉水边揣摩世间玄机、人情世故,终著《鬼谷子》;为发展农业,伍子胥在均州郧乡县兴修伍子胥堰,至今仍完好有效地发挥作用。西汉的张骞,从汉水边的城固为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踏出第一步;东汉蔡伦侯于汉水龙亭铺,发明造纸术;刘邦于汉中立国,刘秀复汉南阳,诸葛卧龙出山于襄阳、南阳,鞠躬尽瘁于汉中,成就一代忠臣。王粲求学于襄阳、南阳,征于汉中。滔滔汉江水将三地的血脉溶在一起让两汉三国文化一脉相承。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丞相萧何说:“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王王汉中,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而后大败蜀王,定国号为汉。且看今朝,汉水的传奇仍在谱写,她为汉人带来的温暖,将永不会被遗忘,传芳千古汉水文化也终将被不断传承,我们,一定会站上世界舞台,让所有人知道汉水,汉中,汉人中国,将她承载的无限故事与感情统统告诉他们,让我们骄傲的,让世人惊讶的赞叹出“两汉三国,真美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