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星期三 🌤

第八届创文杯作文大赛微投票(初中组)
参与选手:228 累计投票:8.037万 访问次数:20.287万
  投票时间:2024-11-29~2024-12-01
  剩余时间:
  投票规则:
入围稿件:
牧马河畔的悠悠古韵
姓名:何欣芸     学校班级:西乡县第三中学八(4)班    指导老师: 李 宁    票数:935票

C200西乡县第三中学八(4)班:何欣芸

指导老师:李 


牧马河畔的悠悠古韵


我的家乡,有一条蜿蜒的河流,它静静地流淌,穿越千年时光,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与辉煌历史。这条河,便是牧马河,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说的名字,它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化身,更是西乡乃至整个汉水流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牧马河,又名木马河。牧马河发源于城固县五里坝乡米仓山北麓的白熊山老鹰崖,一路东流,穿越西乡县境,最终汇入汉江。相传,这里曾是古代军队放牧战马之地,沿河分布的马房营、马营坝等地名便是最好的佐证。另有一说,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张飞率兵入川,曾在此休整,战马饮水于河,因此得名牧马河。无论哪种传说,都赋予了这条河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奇色彩。

牧马河集水面积广阔,水力资源丰富,在她的滋养下,不仅为家乡孕育了秀美的自然风光,还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历史遗址,如李家村遗址和何家湾遗址,它们与牧马河紧密相连,共同诉说着这片土地上远古文明的辉煌,让每一个踏足此地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震撼与感动。

沿着牧马河南岸前行,不远处便是著名的李家村遗址。这是一处距今7000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考古学界发现的第一个前仰韶文化早期文化遗址。1958年,当地农民在深翻土地时意外发现了这一宝藏,随后经过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以及房屋遗址、墓葬等珍贵文物。李家村遗址的发掘,不仅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生活面貌,也为研究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石斧、石锛、石铲等磨制石器的出现,表明当时的人类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石器制作技术;而陶罐、陶鼎、陶碗等陶器的发现,则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更让人自豪的是,李家村遗址中出土的圈足碗、三足器等器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

与李家村遗址遥相呼应的,是位于牧马河北岸的何家湾遗址。这是一处面积更大、保存更为完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在何家湾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存物,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种植水稻的证据之一。这一发现不仅改写了世界稻作农业的历史,也证明了早在七千年前,汉水流域的西乡人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两处遗址的发掘同时揭示了古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之道。因牧马河的滋养,土地肥沃,为先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记得儿时,爸爸妈妈经常带着我在河边散步,爸爸告诉我,曾经的牧马河渡口,是河两岸群众往来的重要通道。但是只有简陋的毛路、吱吱呀呀的渡船、晃悠的木板桥。而现在,取代它们的是现代而又古色古香的廊桥、铁索桥。牧马河以其独有的方式,静静地诉说着家乡的发展与进步。

随着时代的变迁,家乡不断地发展。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牧马河依然静静地流淌着,默默地守护着家乡的这片土地,见证着家乡的历史与现在。我想,这就是牧马河的魅力所在吧!愿牧马河永远清澈、永远流淌,愿家乡的历史文化永远璀璨、永远传承!

  投票

翼传媒网
TEL:0916-8818872
邮箱:yuanliuw@qq.com641362069@qq.com
客服QQ号1:2733041880
客服QQ号2:2256025272
版权所有: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2024049648号-1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