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4西乡县第三中学八(14)班:张静凡
指导老师:严 莎
清风一舞汉服华
一时间,世界停住了运转。喧嚣归于平静,高楼化作平地,仿佛,万物正让位于这位翩翩走来的青衣女。
她以袖掩面,莲步微移,眉眼间尽显朴素与清丽。看着她走来,流水潺潺的声音也渐渐响起。我吃了一惊,周围青山翠水,一条清溪流过眼前,这是哪里?
青衣女蹲在溪边,将一双嫩若葱白的手伸进水里。一点水,溅落在她的裙摆。
我揉了揉眼睛,不可置信,裙摆上,那栩栩如生的银蝶离了青纱,轻飞过溪,裙子上的刺绣活了!不仅如此,青衣女站起身来,那独特的下裙也一起晃动,像是整块的布层层围绕,布料堆叠之间,有无数的银蝶飞舞。天,真是神乎其神!
“敢问姑娘,穿的是什么?”遇见这般奇事,我仿佛连话也不会说了。
她嫣然一笑,话倒是直接:“曲裾深衣,乃是时兴的款式,你怎不知晓?”
曲裾?时兴?“此时莫是先秦时?”
青衣女并不多言,飘然转身离去。我欲追,忽闻身后传来捣衣之声。
岸边一块青石上,挽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正费力的举槌捣衣。着一色天青交领襦裙,单罗纱的阔袖随着手上动作飘然起浮,宛若山间游雾。
裙摆层峦交叠,微风翻动,似画上泼墨,如天边群山般迷蒙浩渺。
小姑娘站起身,带着几分拙稚向我跑来。顿时,衣裙飞扬,如一朵浮云游荡,点缀衣襟的兰花刺绣仿佛也透出一阵幽香。有什么衣服能比这魏晋时的交领襦裙更轻盈浪漫?
“你的衣服真怪!外面来的?”此声如银铃轻摇,天真烂漫。可谓是娉娉袅袅,豆蔻梢头。
“嗯,”我应道,“你这交领襦裙也是式样新鲜。”
小姑娘面色微红∶“是吗?谢谢你了!”便提了衣篮离去。
我仍沿着一条林间小径走着。不知何时,脚下已踏着青石板。就好像恍惚间已过千里路,刚才的山水已不知去处。
“茶来!”“客官慢走……”“堂倌!再上两样酒菜!”
烟火升腾,红灯普照,各式花灯点缀,整个世界一片红光。啊!宋朝的灯市!
正欲流连于这凡俗市井,听得一阵俏声嬉笑,引逗的人心里发痒,不由得循声望去。
好一群艳妆的少女,俏丽的姑娘!珠围翠绕,碧玉琉璃,伴着小姐们的娇声憨笑,头上珠光灿烂的步摇轻轻晃动,宛若栖于枝上的鸟。
桃红缕金凤纹织锦褙子,搭配朱砂刻丝百花妆花缎百迭裙,真是犹得牡丹倾国色,彩绣盛装似天仙!
腰间,一条玉色宫绦巍巍垂下,少女的情致又添一分。
“好啊!”我不由得鼓起掌来,同旁人叫些所谓的“浑话”。“前有西施看花,后有小姐逛灯!请教几位芳名?”
几位小姐娇声轻笑,以扇掩面道∶“瞧你个不庄重的……”
周围好一阵笑闹,我也不恼,倒觉得神清气爽。
忽然,眼见得星河倒错,华光溢彩,不知怎一回事,竟置身于边城烽火台上。
未等我站稳脚跟,便感到一阵疾风飞掠。是远塞的寒风?
不!是震撼人心的剑舞!目若冷星,眉似刀裁的女子,身着凤纹箭袖,外罩一件群青色比甲,下着祥云织金的马面裙。举手投足间,行事干练,一点多余动作不带,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者也!
见得外人在此,女将军顿收了那眼花缭乱的剑法,一道寒光直指我的眉心:“你是何人?身着如此异服,定是外邦!怎敢擅入我大明地界?”
明朝!我连忙退后∶“女侠息怒,我不是外邦,穿得也非异服啊!”
“哦?可否将你的服装详细说与我听?”
“当然,”我自信地眨了眨眼睛,道与对方听,“一色秋香对襟短褂,立领,结成玉兰扣,暗绣的团圆纹面,再搭一对琵琶袖!下面穿得同是马面裙!”
“胡说!哪来这么短的马面裙?”
“不骗你的!这叫汉元素!”我忽然觉得有许多话要说,“秦汉隋唐宋元明,汉服一直都在!它过去在,现在也在,未来仍会在!它也许会隐没在平常生活中,令人察觉不到它的美,但汉服有着真正意义上的永恒,无论形式如何,它都是汉族的瑰宝,汉文化之光!我一直相信,汉服会随着岁月的脚步,向更美好的境界发展!”
一滴水,点破了眼前景象,女侠、烽火台,都不知去向。蒙眬中,我听见银剑破空的呼啸,听见繁华灯市的吟笑,听见村落中充满韵律的捣衣声,听见山间清溪流过的轻响……我看到一个字越来越明显——汉。
“汉”,能说明的东西太多太多,但有一点不会变,都是奇丽、永恒、宏大的民族瑰宝!是中华文明这盏长明灯里一簇耀眼的火苗。
我还知道,汉文化要靠每一个爱好者去守护,让它永久的传承:承载它的过去,迈向它的未来!永远续写汉文化最美的篇章!
我坐了起来,发觉自己睡着了,周围堆满了心爱的汉服:唐制的、宋制的、明制的……
回味着那个长梦,我想,这简直是独属于汉服爱好者的幸福。
不,应该说是汉文化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