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星期三 🌤

第八届创文杯作文大赛微投票(高中组)
参与选手:180 累计投票:6.456万 访问次数:17.113万
  投票时间:2024-11-29~2024-12-01
  剩余时间:
  投票规则:
入围稿件:
从湘江之畔到汉水之滨——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姓名:李雨柔     学校班级:南郑区大河坎中学高一(10)班    指导老师: 伍 萌    票数:21票

G149南郑区大河坎中学高一(10)班:李雨柔

指导老师:伍 


从湘江之畔到汉水之滨——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敬爱的毛爷爷:您好!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忆往昔,在湘江之畔我们初识,那时您曾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金风送爽,西风落叶中,我穿越时空,有幸聆听您的诗篇。

看今朝,秋风轻拂,桂香四溢。我以文字为舟,再次跨越时间的长河,我提笔欲将心中所感,与您分享——泱泱华夏之汉文化,呈一纸书信与您的案堂。

若说华夏文明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那么汉文化无疑是其中最灿烂的一段,它流淌过千年的岁月,滋养了无数智慧与才华的种子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多彩的文化花朵。从甲骨文到楷书,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每一笔一划都承载着先人的思想精华,每一首诗词都是对生活最真挚的歌颂。

我的家乡汉中,与您的故乡湖南遥相呼应。“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愿借您的勇气与智慧,想牵着您的手,邀您共游汉江之畔。我们共同聆听那曲悠扬的古筝曲,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江水潺潺,似乎在讲述着千年的故事……

恰逢记得初识汉文化于一本泛黄的古籍中,它仿佛是一扇门,轻轻推开便能看到历史长河里那些熠熠生辉的瞬间,而如今我深知于汉文化于历史课书中。

当我轻轻翻开这文化的长河,看见这儒家思想如一颗明珠,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孔子曰:“仁者爱人”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道家哲学则教会了我们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法家强调法治为后世奠定了治国理念的基础……这些思想虽然历经百年,却一直熠熠生辉,影响着华夏儿女。

正如您所言:“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让我们前往兴汉胜境景区,在这里,我们可以挥毫泼墨,在宣纸上留下一笔一划,每一滴汁都凝聚着对汉文化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里,我们可以穿汉家衣裳,在相册里留下一帧一忆,每一张照片都是汉文化的定格,让世界见证着神秘东方古国的魅力吧。

而我汉家文化的光芒,也用在了节日庆典当中!无论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春节,还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中秋佳节……都是人们心中最温暖的回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共赏明月,共品月饼,那份温馨与和谐正是汉文化传承至今的精神命脉所在。

毛爷爷,也请您放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会牢记您的教诲——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样的没有深厚文化底蕴支撑的社会也是缺乏生命力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正因由您带给我的这份激情,我会自豪的传承这份遗产,并努力将其精华传播给更多的人,才能让汉文化之光继续闪耀于世界文化之林。

愿此信,能够带去我对汉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无限可能的期待。虽然我们无法真正跨越时空相见,但是对于文化的热爱与追求,却可以将我们的心灵紧密相连!

纸短情长,道不尽我的万千思绪。谨以此信献给敬爱的毛泽东先生以表我对于汉文化的深切热爱!

敬祝安好

新时代的一名中学生:李雨柔

  投票

翼传媒网
TEL:0916-8818872
邮箱:yuanliuw@qq.com641362069@qq.com
客服QQ号1:2733041880
客服QQ号2:2256025272
版权所有: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2024049648号-1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