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55勉县武侯中学高二(云)班:吕惺剀
指导老师:陈 妍
江波涌起百姓生
“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江”汉江发源于广袤的黄土地上,如同沸腾的鲜血为中华民族带来活力与激情,汉江东去,两岸人民安居乐业。
相比黄河的闻名中外,汉江显得名不经传,但她就在秦岭与大巴山围成的小世界里勤劳奋斗,孕育了丰富的汉江文化。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定居在土地肥沃的汉江流域,她也毫不吝啬自己的恩赐,灌溉农作物,确保农民有个好收成,农耕文化日益进步,她是时间的眼睛,见证人类历史进程。刘皇叔封汉中王,三足鼎立于中原,匡复汉室矢志不渝;宋军死守襄阳城,与元朝浴血奋战捍卫南宋最后的荣光;羌族文化在宁强得到充分发展,羌笛悠悠随汉水传向远方……木来造纸,江水磨墨,汉江默默的记录下发生在山山水水之间的故事,丰富了中华民族不折不挠,高洁傲岸,自信从容的民族精神。
劳动人民祭拜汉江,以求得风调雨顺;诗人们被汉江不卑不忧、慷慨激昂而折服。陆放翁感慨道:“嶓冢之山高插天,汉水滔滔日东去。”诗佛王维策马扬鞭,留下壮丽诗章“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太白与汉江共情“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项安世以江水明志“明朝出山去,一笑汉江清”沐浴在汉江文化中,汉江好像负责任的太史令,每一股水流都记载着中国文化,是诗,是史,更是咏,是一种生活状态,给百姓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
汉江泛起波澜,陈阵江风卷起稻花香入梦。汉江,这条大江波浪宽,给百姓带来幸福生活。
汉江孕育出富饶的汉中盆地,农民伯伯不用担忧禾田,安然入睡,稻花香里何愁丰年不至?
人们沿江而居,汉江边零零落落的人家已成为过去式,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聚在一起形成一座座小城,一座座小城不断扩展道尾相连构成大都市的雏形,江边的夜不在孤独,将会很亮很亮。不要说城市沿江而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不足为道,这平凡最抚凡人心。城市的兴建将推动经济繁荣发展,提升百姓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归属感,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共同目标下,汉江团结起沿江城市的人民共同奋斗,同心协力,共创佳绩。更不要说城市会破坏自然风光,汉江与人类相互依靠,共生共荣,汉江福泽两岸,人类保护汉江,和谐的意境成了人与自然恪守的约定。
汉江记得泥泞路上深深的脚印,也感受得到柏油路上浅浅的车辙。汉江沿线交通发达,为经济发展助力。
汉江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江滨公园无疑是煅炼的最佳之地,老老少少在汉江的陪伴下传分享着快乐时光。广场舞,太极拳、滑板车等多姿多彩的活动各放异彩,新与旧,老与少之间的鸿沟被江水冲淡又冲散。每逢佳节,汉江边都会举办大型活动来庆祝,最忆还是端午节龙舟比赛,选手们汗流浃背,两岸鼓舞声排山倒海,每个人的心者是热烈的。
汉江是一位可靠的组织者,拉近心与心间的距离,让人们聚在一块,团结在一起,带来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汉江,在我们眼里是信任的挚友,是和蔼的兄长,但他的“身体健康”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尽己所能让汉江重获新生。
时代呼吁绿色发展,恢复汉江生态必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绿化带蓄洪区,共绘社会主义生态强国的美好图卷;建设生态友好型政府,严治污水废水问题,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低代价发展经济,达到政廉为水清,水清如廉政的汉江治理局面,保护汉江是一项全民活动,更须百姓自觉参与,保护水质,禁钓等活动我们义不容辞。
汉江波澜涌起,宽广如伟丈夫载着民生福祉,会永远陪着人类迈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