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星期三 🌤

第八届创文杯作文大赛微投票(高中组)
参与选手:180 累计投票:6.456万 访问次数:17.116万
  投票时间:2024-11-29~2024-12-01
  剩余时间:
  投票规则:
入围稿件:
涌动的文明——汉文化之光
姓名:刘雅琼     学校班级:勉县武侯中学高二(云)班    指导老师: 陈 妍    票数:159票

G158勉县武侯中学高二(云)班:刘雅琼

指导老师:陈 


涌动的文明——汉文化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曾云,“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而在这群星璀璨的文明闪耀中,有一种光芒,穿越千年的风尘,于巴蜀之地迸发,徐徐照耀于九州之上,滋养华夏沃土千年,始终耀耀生辉,这便是汉文化之光。


于历史风云中涌现

清风徐徐,朝阳烨烨,历史文化的萌芽从魏蜀相争的天府之国中悄然萌发,开启了汉文化的先启之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褒斜道见证的楚汉之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萧何与韩信在巴蜀之地的几经争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诸葛亮为“兴复汉室”率军驻汉中八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汉水之滨下,是黄忠在定军山下刀劈下周侯渊,赵云大败曹军;“赤帝龙兴事已陈,层台巩固尚如新”,是古汉台奠定的四百多年汉室的煌煌基业;“天下形势之地”,是一条条蜿蜒于崖壁之上的千里栈道,使汉中成为北方茶马古道上的起点,更在驿马飞驰间激荡着多元文化交流的回响。历史与文化在自古洎今的传唱中,在对酒当歌的明月里,千丝万缕的缠绕在一起,融进了今日汉家发祥地的一脉一息中,萦绕千年。


光从天汉照九州

明星荧荧,皓月朗朗,汉文化之光从天汉之国照耀至神州大地,历经千年,越过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冲破四面楚歌的三国战火,将巴蜀七条古栈道历经沧桑的黯淡汉字照亮,现出那迥劲的一撇一捺,一平一仄,在朝朝暮暮、岁岁年年中,孕育出了独属于华夏的文化基因,这汉字,嵌进了家书,让边疆的孤魂时刻牵肠挂肚;这汉字,融进了诗行,让盛唐的李白咏出了九州的傲气;这汉字,淌进了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脉里,从此,汉,凝聚在每次跳动的脉搏中,镌刻在每处锋利的眉骨间,彰显我中华儿女之风。汉文化之风更从西汉丝绸之路的古驿道吹向神秘而遥远的西方,时至今朝,那罗刹国还传唱着汉族的小调、吟诵着浪漫的汉赋。百元流转间,兴元府的微芒终于变成了巨星,与其他群星耀光一起,汇聚成了赤阳,普照在九州的漫漫长河上,汉文化之光为滚滚车轮照亮了前行之路。


科技创新续星火

大国泱泱,大潮滂滂,汉文化的涌流在日新月异的变迁中,与智能融合,与焕新启航。习总书记来访汉中时言:“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汉中市博物馆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观众体验和文物的保护、展示和传播工作,推出了AR眼镜智慧导览,给观众以沉浸式的观赏与体验,身临其境于文物所处的历史场景中,与屡甲子前的文物来一场心灵的邂逅,与弥久的汉文化来一次感情的碰撞;面对信息时代的冲击与挑战,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系统“告别铅与火,迈入光和电”,中华精品库工程为书法类文物的“活化”提供新尝试,将汉文化于创新中赓续血脉,回环往溯于中原赤县间,生生不息于九州大地上,彰显着千山一脉,万水同源之道。

清阳曜灵,和风容与,揆诸今下,在激流勇进的新时代,文化的火炬在你我手中闪耀,正以燎原烈火之势,涌动着闪耀不息的汉文化,照亮着九州盛世的前行之路!

  投票

翼传媒网
TEL:0916-8818872
邮箱:yuanliuw@qq.com641362069@qq.com
客服QQ号1:2733041880
客服QQ号2:2256025272
版权所有: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2024049648号-1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