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64勉县武侯中学高二(云)班:李乐佳
指导老师:陈 妍
发扬大汉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不要因为我们走得太远,而忘记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纪伯伦的名言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回望来路,不忘初心。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一个新进程时,更应该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坚定自己的文化,传承自己的文明。
一统华夏的多年后,刘邦也许会无数次回想起他征途的起点——汉中。他用“汉”为自己的国家命名,但他不会想到,在他缔造的汉王朝手里,中华民族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巅峰。此后四百年间,文帝景帝励精图治,汉武大帝封狼居胥,光武皇帝再造炎汉,凉州三明镇抚西羌。汉民族逐渐形成,而汉文化也随着英雄传说与笔墨竹简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底色。在中华民族树立文化自信的今天,发扬汉文化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什么是大汉文化?是两千两百年前,刘邦在长安称帝时,统一彻底刻入中国人的骨血,哪怕时买办头子蒋介石也以统一中国为己任;是文景之治让百姓安居乐业时,稳定与繁荣成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哪怕是市场化改革,允许资本发展的今天,中国依旧尽力维持市场稳定,不去追求市场躁动带来的金融泡沫;是汉武大帝开疆拓土,扫除北疆威胁时,“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信念,抗日战争时,面对悬殊的军力差距,中国人民依旧拼死抵抗,靠血肉筑起了中国新的长城;冰天雪地的贝加尔湖畔,苏武持汉节而不失,自此,爱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面对列强侵略,山河破碎之际,中国人民没有人退缩,而是为了祖国,依然走进了冰雪与风暴。是党锢之祸,国家行将就木之时,李膺杜根扛起救国大旗,与宦官集团做决死斗争,今天在面对新冠疫情时,钟南山院士带领无数医护人员,向疫情发起攻坚战,是五丈原前,诸葛丞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勇,面在全社会的冷漠、中国人的麻木前,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黑暗叛逆的勇士”勇敢的扛起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向全中国的愚钝发起了逆行,哪怕他们知道很有可能自己会失败,但危难当前,唯有责任。汉朝作为一个封建王朝,早已进入历史的故纸堆,但当我们回首前路时,便会惊奇的发现,原来汉朝最珍贵的遗产,早已随着中华文化的血脉,传承至今。
西方有些学者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智慧的一批人保护得很好。”他们看到的一切,却正是那两千年前的血脉传承的体现。随着内部压力逐渐增大,外部局势更加波诡云谲,中华文明对这些血脉传承的需求进入新的高峰。如果不能发扬这些血脉中蕴含的力量,那么中华民族百年前的危局将再次降临,如果每一个人对国家安危都漠不关心的话,那么中华文明的消亡将会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必须发扬这些历史文化,因为历史和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存续的关键,而汉作为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青年是人民群众中的先锋力量,应当把文化复兴的火炬扛起来。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才能有更好的应对措施,青年人要先学习理解汉文化才能肩负起发扬汉文化的重任。作为青年一代,我们熟练掌握了新时代传媒的武器——互联网,当然,我的意思不是“硬捧尬吹”,也不是一味拉踩,贬低他国文化,而是坚持理智,赞扬汉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批判汉文化中陈腐落后的东西,在必要时也要为捍卫汉文化的尊严而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华民族若想继续前进,就必然会发动文化复兴,对汉文化的传承作为重要的部分,必须要充分发动人民,而我辈青年,也必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汉文化必将如一盏长明不灭的灯火,照亮我们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