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星期三 🌤

第八届创文杯作文大赛微投票(初中组)
参与选手:228 累计投票:8.037万 访问次数:20.270万
  投票时间:2024-11-29~2024-12-01
  剩余时间:
  投票规则:
入围稿件:
涌动的文明——汉文化之光
姓名:黄海丰     学校班级:南郑区大河坎九年制学校七(8)班    指导老师: 方 静    票数:3308票

C037南郑区大河坎九年制学校七(8)班:黄海丰

指导老师:方 


涌动的文明——汉文化之光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各种文明如繁星般闪耀,而汉文化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这“涌动的文明——汉文化之光”。

汉文化的发源地汉中——被称为”汉人老家”。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来到汉中时曾说:“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而汉朝一个非常重要的重地就是——汉中,这儿的山水都成了历史,这些历史都成了我们民族的故事。因此,我有个建议,让全体中国人都把汉中当作自己的老家,每次来汉中当做回一次老家。”我家住在汉水边,有一个美名叫天汉,奠基华夏第一汉,人称西北小江南汉王朝王后花园,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城市,被称为中原腹地的“汉人老家”。从秦朝末年,楚汉争霸局面中刘邦击败了项羽,创建了为期400多年的汉朝。汉朝名字的由来就是刘邦被封为汉王的汉族,人们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人为“汉人”,并将汉中称为“汉人老家”。

在汉水河畔,亿万斯年的江流奔涌,世世代代的生命延续,也是以文化的传递来彰显的。时而无声无息,绵绵延续;时而仰天一吼,砰然而来,令后世的人叹为观止,久久注目。“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口中的蜀道也和汉中有关,蜀道是古代从长安通往蜀中,即从陕西通往四川的路,在起起落落的战事烟云中,上游之地先是被楚国拥有,继而被秦国强取,也曾归属蜀国,之后又回到秦国。这个过程不是特别漫长,但就文化乃至文明而言,上游地区既有楚地之风,又有秦地之俗,还有对于饮食起居的蜀国之习。

位于汉中市北部20公里的褒谷南口的石门栈道,则见证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谋略。怪石嶙峋的山间、苍翠的树木掩映之下蜿蜒盘布着曲曲折折的木制栈道,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石门栈道,也被称作“褒斜道”。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就是在这里上演的。

两汉三国,美的不仅是汉中,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汉文化,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与传承。从古老的甲骨文到现代的简体字,汉字作为汉文化的基石,见证了文明的演变与发展。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们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诗词歌赋,是汉文化中最为绚烂的篇章。从《诗经》的婉约柔美,到楚辞的豪放洒脱,再到唐诗宋词的意境深远,无不体现了汉语言的韵律之美和意境之深。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外,汉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艺术风格等,都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儒家文化强调仁爱、礼义,道家文化倡导道法自然,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汉代的艺术风格,如汉画像石、汉赋等,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后世的艺术创作。

汉文化还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民俗习惯。春节的鞭炮声声、元宵的灯火辉煌、端午的龙舟竞渡、中秋的月圆人团圆,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生活在这片美丽富饶,底蕴深厚土地上的汉中人,是多元的、也是包容的。这里的语言与食物延续着秦蜀两地的特色,这里的气质交流荆楚,汇集中原。汉文化的精神价值、优渥的自然条件、流淌不息的汉江水,都让这里的人民一直不断地展现着自己鲜活的生命力,就像那些脍炙人口的典故、丰富多彩的诗篇一样,会穿越千年的岁月,成为这“中原腹地·汉人老家”永远的符号。

“涌动的文明——汉文化之光”,不仅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也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我们应当珍惜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汉文化的光芒继续照耀未来。

  投票

翼传媒网
TEL:0916-8818872
邮箱:yuanliuw@qq.com641362069@qq.com
客服QQ号1:2733041880
客服QQ号2:2256025272
版权所有: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2024049648号-1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中段